時間:
舊OVA:1992
TV:1998
DASH:1998
時代背景:
1992
1.日本泡沫經濟崩壞,造成經濟蕭條
2.宮崎勤事件(指標性)
1998
1.日本經濟經濟稍為復甦
2.EVA結束初期作品
文/高町疾風ST
如果談到90年代的日本動畫發展一定要提到日本泡沫經濟,以及宮崎勤事件和EVA之間的關係,此部作品的前後OVA的不同和這三件事情脫不了關係。
筆者作觀察發現到90年代初期的作品大多是兒童和青少年向作品,當年受到宮崎勤事件影響,動畫多改成兒童向,而怕被抨擊,最重要的是1990~1991的有害圖書騷動,因發生宮崎勤事件而令社會特別是家長們加強了對有關ACG表現規制問題的恐怖感,並對以兒童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的暴力表現及1980年代起包含性愛表現之漫畫頻繁批判之運動。
結果,業界透過自肅減少「不良成份」內容;
然而正因以成人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刺激性及可觀性同時減少,導致作為ACG重心對象的成人讀者觀眾群對ACG市場興趣下降、販賣量大跌,猶如步入冰河時期一般地嚴重萎縮。
不只衝擊到動漫畫,也衝擊到當年的特攝,因為宮崎勤家裡也搜出特攝的錄影帶,故特攝也淪為被批鬥的對象。
1995年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貢獻是在日本經濟崩毀和宮崎勤事件的背景下所創造出來的奇蹟,EVA這部作品為什麼這麼紅呢?他是當時少數刻劃人心明顯且深刻的動畫,每個人物都有一定的缺陷,比較極端的說法是角色根本就是精神病患,而動畫中的角色有的精神病也是現代病:焦慮症、自閉症、社交不適應症等,觀眾比較能投身動畫的人物形象而較沒距離感,
而此動畫討論的是人心的矛盾、困惑和衝突,分析人的精神世界(其實是庵野秀明本身的投射),另外大量用宗教和哲學的素材是日本動畫中少有的,EVA也帶來新的定義上的創新敘事方面,雖然很多是庵野自己看的很高興,就直接丟進來的元素啦......
而EVA在兒童時段播出時不是說很受歡迎,改到成人時段後大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在上面說的人心投射在動畫裡,當年日本經濟蕭條,生活壓力大,現代人的精神病也跟著來,造成自殺率高,而投射自己在動畫中,而自己和動畫人物心理重疊而無距離感,
早期的日本動畫對成人來說有的是一個距離感在裡面,
早期的日本動漫畫主角內心的矛盾解決方式大多是熱血來解決,
而社會上的現實可以用熱血來解決嗎?
而大眾往往無法投身在動畫裡面,這是和一般動畫不一樣的地方,
而EVA帶來的經濟效益所影響的是發現另一種商機,然後讓日本經濟寒冬帶來消費和極大產益的御宅族,
而因為多少在宮崎勤事件中被汙名化的族群和動漫畫有獲得些許的擺脫,而EVA的人性刻畫和描寫影響後來日本動畫的型態,萬能文化貓娘就是一個前後面不同的例子
OVA和DASH還有TV版的差異
在於舊OVA是在宮崎勤事件後,EVA前的作品,
而DASH是在EVA後的作品,,而TV版的時間點雖說是在EVA後,
但時段是在當時日本的星期二下午的六點到六點半,
所以畫面不宜太過血腥和殘暴(有害圖書騷動的影響還在),
舊OVA劇情的歡樂走向基本上是為了迴避當時的有害圖書騷動的遺毒,
而DASH的黑暗性讓人耳目一新,不得不否認多少有受到EVA的影響,
因為劇情增加了許多黑暗元素,
探討人性VS科技,
這是日本動畫中常有的題材,從早期的機器人動畫中這件事一直被提出來,這種對立和衝突是日本機器人動畫的一個重要的點,有人說小時候的機器人比較沒有表達人性這件事,但就我的觀察是日本動畫在宮崎勤事件衝擊過後的型態比較是趨於隱性的表達出人性的問題,仔細探討之後發現到許多裡面實際上表達了社會的反思與反省,但由於當年的有害圖書騷動,很多人性上的事情不能明說,至少不能讓家長太容易發現裡面所暗諷的人性,否則會被批鬥,現在日本動畫發展穩定原因也是因為當年的動漫畫家挺過去才有今天日本動漫畫的發展。
另外此部在萬貓系列中是比較不同的作品,前一部TV系列和舊OVA是歡樂向作品
而這部的素材較黑暗很多,不只加了許多性愛元素部分在裡面,
女主角本身是戰鬥機器人
溫溫本來是一隻貓,快死的時候把靈魂放進機器人的身體裡面,
而內部放置程式指令是保護一切生命,而這部動畫說很黑的原因
在於多加了一些陰謀論的東西在裡面,講了一些發人深省的話
如:機器和人都一樣悲哀,在失控的盡頭等待他們的都是滅亡之路
這句話的含意很深刻,而他們當時製作機器人,
只是單純想製作最強的兵器,
但單純的想法所製造的東西
往往是最可怕的
我要讓那些愚蠢的創造主,以正常人類自居的人,知道被製造生命的悲哀
實際上也反映出人類製造出人造的生命的同時,你了解身為被製造出來的生命的痛苦嗎?
而這句話是一個複製人說的話,也反對了人類自詡為創物主可悲心態
而這部動畫中溫溫的號碼是MIFX-N2-009而其他兩個同一系列的是004和013
上面這2個字的特殊性應該不用多說,但為何要編號放009呢?
可能是向石之森章太郎的作品人造人009致敬吧
機器人動畫中的一個要素
戰鬥的對象:這部動畫反映的是人最大的敵人依舊是人的這件事
EVA過後的動畫型態產生的最大不同是人性的刻畫更為顯露
機器人動畫沒有所謂的單純熱血
沒有黑暗元素帶進來的機器人動畫是幾乎不存在的
單看有沒有很露骨而已
談論人心的勾心鬥角,人類對科技的反省,還有暗婊人性
我推這部的原因是小學看到這部之後反省了一些人類的心態
而這部啟發我很多新的思考
不同於以往的歡樂作品是吸引我的最大關鍵
而對這部的怨念很深
小時候只看到最後幾話但感觸良多
但輾轉到現在才有重新看的機會
雖然我還是不太能理解同一年同一個製作組
為什麼能生出兩種不同的萬貓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