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hn
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1997年
劇情介紹:
本片由兩大巨星聯手主演,分別是以「駭客任務」出名的基努李維以及飾演「教父」主角的艾爾帕西諾,內容主要在敘述一個律師遭逢邪惡的魔鬼誘惑的故事。
凱文(基努李維飾)是鎮上小有名氣的年輕律師,他的字典中沒有「打不贏」的官司,勝訴機會再渺茫的案子交到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其名聲也因此迅速遠播,曼哈頓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的老闆約翰米頓(艾爾帕西諾飾)以優厚的待遇特聘他到紐約。
凱文和妻子瑪麗安一同前往紐約開創新事業,一切都進行得如此順利,凱文的事業直衝而上,名與利迅速吞噬了他,忙於事業的他,開始忽視身旁的鬱鬱寡歡的妻子、甚到忽略了道德良心。凱文雖然沒有輸過一件案子,但是他卻漸漸地輸掉了自己的靈魂。
瑪麗安的病情逐漸加重,使得凱文不得不將她送到醫院接受治療,而當凱文好不容易打贏他最為看中的官司,趕到醫院探望他的妻子時,卻親眼看見瑪麗安將自己反鎖在病房內,並且當著他的面自刎,悲痛欲絕的凱文此時才從母親口中得知,原來約翰米頓是他的生父,而之前瑪麗安向他投訴被約翰米頓欺負的事情也是真的。
在凱文決定向約翰米頓攤牌理論時,一個更大的秘密在他眼前揭開:在律師所裡不斷挑逗他的女律師竟是凱文的姐姐,而約翰米頓更要求他們一同繁衍後代,來管理他龐大的邪惡律師帝國,為了不讓魔鬼們的企圖得逞,凱文最後舉槍自盡,摧毀了魔鬼的化身所構想的藍圖。
火燄中,他突然睜開眼回到現實。原來,到紐約發展的那些過程,只是他從鏡子裡看到的幻影,並非事實。他鬆了一口氣,也慶幸自己未成為魔鬼的俘虜,為了名利出賣良心和妻子。於是,就在為性侵害女學生的老師進行最後辯護前,凱文決定放棄繼續辯護。
這個決定,不僅會讓凱文被吊銷律師工作,也會讓他的不敗記錄畫上句點。但是從幻影裡歸來的凱文,卻忠於自己的決定,並快樂挽著太太的手離開法院。
離去前,和他關係良好的記者,苦勸凱文務必要接受他的採訪,他會幫凱文突顯這個「律師道德」的正義角色,並把凱文捧為名人。幾經思索後,凱文最後終於答應了。在他離去後,記者的身體突然慢慢變成約翰米頓的影像,原來,魔鬼一直化身成不同的人物,不斷地誘惑著凱文。
心得評論:
這部片的劇本真是寫得相當精彩,劇中魔鬼變化成各式不同的角色,隨時都在我們身邊試探、勾引我們,至於能不能自覺或免於誘惑,就端視個人的功力與意識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部電影的內容採用了許多與基督教信仰相關的元素,例如:教堂、聖像等等;而且一直引用聖經裡的一段話「我派你去,有如羊入狼群」這句話用來比喻社會上各種人心的險惡與環境的誘惑,可說是引用得非常到位呀!
若仔細去分析這部電影的核心設定的話,可以發現以下幾點:
1惡魔化身成人類,不斷對人發出各種誘惑,人必須面對並抵抗牠。
2當人和惡魔對抗時,其實就是和自己的心魔對抗,最後的敵人就是自己。
3在本片中,魔鬼誘惑人類犯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打敗牠的敵人-上帝。
4在面對誘惑時,人是能憑「自由意志」做出決定的。
若以宗教的觀點來看,人類可說是上帝與惡魔,正義與邪惡的雙方所爭的勝負之物,人類的所做所為,決定了哪一方的勝出,但如同上面所述第四點,正邪雙方都讓人類自己保有自由的意志,雙方所能影響的只有外在的條件,而不能操控人內在的心靈,所以才會有影片中的劇情發生。
電影所要探討的議題,其實跟我們非常相關,所謂的魔鬼,其實就是我們每天日常所遇到的各種誘惑與抉擇,人性始終有陰暗的那一面,在我們要作的千百個選擇中,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到絕對的正確或正義,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今天決定為了獲取某些利益而做的犧牲,是否會讓我們在未來失去的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